小学
乘一艘博慧伦舟,向语文教改更深处漫溯......
作者: 编辑: 审核:孙露 发布时间:2021-03-23
寻梦,
需乘一艘博慧的伦舟,
满载着常国小语人的智慧,
在不断探索中寻求新的力量,
向语文教学改革的更深处漫溯......
在改革发展的大浪潮中,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大计,可以称之为一门艺术,更需要教育工作者敞开胸怀,高瞻远瞩,放开步伐,积极去吸收新鲜血液,不断充实,不断前进,才能适应新的挑战。
3月17日上午,常国小语人集聚一堂,观摩专家课堂,聆听专家讲座,共商教改发展创新之路。由济宁学院中文系教授彭兴奎所带领的济宁南池小学团队莅临常国,两校由此展开了一场关于语文教学思维理念的交流碰撞盛宴。
教学观摩
融合欣赏课堂,探求教育本真模样
学科无界限,语言无界限,多元融合的课堂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思索......
来自济宁南池小学的副校长陈晶为我校学生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融合欣赏课堂——《给孩子的国宝》阅读导引课,在课上,陈校长以亲切地口吻、自然地教态向我们展示着济宁南池小学的教师风采。
陈校长精美的课件呈现,生动的视频展示,指引着学生大胆地思维想象,在不知不觉间向孩子们传输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在讨论到陶与瓷的造型、纹饰、釉色时,我校学生更是展现出了常国学子的广博见识,谈论古今也是滔滔不绝。随着课程的推进,我们似乎发现这堂课与美学有些关联,这也正是陈校长课堂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她的课堂上,你学到的不止语文,而是多学科的交汇融合,陈校长的这堂阅读指引课从多角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也为常国小语人开拓了新的视野。
专家讲座
专家领航指导,擦出教学创新火花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时代在不断变迁,教育也应随之做出改变。济宁学院中文系教授彭兴奎便是在教改中的先行者。彭教授在30年无间断地到中小学送课、评课,逐年形成了“1+10+N”的语文教学改革理念,以一本语文教科书为核心,每学期10本适合年龄段的阅读教材,加之课外的N本读物,学生的阅读量陡然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彭教授在给常国小语人的讲座中强调,学生朗读、识字、课外阅读是重中之重,并向我们有重点地阐释了语文教学的五大因素。彭教授的讲座似乎给常国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一次新的机遇。
交流探索
深度理念交流,共叙教改发展之路
在语文教学中,创新阅读方法,优化教学模式,紧跟新课改大纲,致力于学生多方素养的发展,是我们一直在做的。让教育的情怀和教育的智慧充分融合,也是我们一直所坚持的。讲座过后,两校就如何实施语文教学改革以及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为核心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双方在一种充实而又高效地氛围中进一步深入探讨学习,最终达成了“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这一共识。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在不断地改进中发展、提高,更需要教学工作者以新课改为指针,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使新课改卓有成效。本次常国小学语文教研组所组织的“阅读引领,情趣本真”教研活动也是常国小语人探索改革路上的一次新的跨越,未来,我们也将继续守住初心,迎难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