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培养符号意识 发展抽象能力
作者: 编辑: 审核:孙露 发布时间:2021-12-23
冬至来啦,阳光明媚,今天由工作室成员彭志荣老师给大家带来一节经典课例《用字母表示数》。
彭老师常年教学小学高年级,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深入浅出,总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到很多知识。彭老师这节课打破常规,没有按照教材上的例题进行教学,而是围绕“知道吗”、“怎么办”、“有何用”、“还有吗”四个方面展开教学。
课一开始,让学生猜猜老师心里想的数,学生猜不到,当老师写出来时才能知道,让学生感受到只要是具体的数就能知道,当不知道这个数的时候怎么办?让学生大胆的想和写。通过全班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数太多了,可以用一个字母来表示,这个字母可以表示任意的数。接着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x-36、x+5、x-10+5、x×4,顺势教学含有字母的式子怎样化简。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住数字和字母相乘化简时的书写顺序,彭老师告诉孩子们具体的数来自地球,用来表示未知数的字母来自外星球,用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形式让学生很快记住了书写方法。最后通过“还有吗”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通过一个又一个故事,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含有字母的式子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
第二天,在刘菊老师的组织下,工作室成员老师集聚在一起,共同研讨这节课。首先彭老师阐述了自己的设计意图,鉴于学生在后续学习方程时不愿意使用方程或者不知道怎么表示未知量的学情下,在五年级第一次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重在渗透方程思想,建立具体数与未知数之间的联系。接着工作室老师表达了各自的想法:卢金鑫老师认为符号和方程意识不是只靠这一节课就能讲清楚,而是在之前的学习中也要不断地渗透,让学生有从算式思维走向代数思维的感觉。杨丽明老师觉得在出现很多含有x的式子后是否可以追问一句:这些x表示的数一样吗?让学生感受到虽然用同样的字母表示未知数,但是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示的数并不一样。最后刘菊老师给大家做了这节课的指导。这节课有创意、有想法,突出了在表示一个未知数时可以用字母表示。在讲故事的环节如果能够更加放开,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比如同桌互相讲一讲,多请几个人讲,甚至可以让学生写画故事,或者根据同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讲出更多故事,追问:为什么不一样的故事都能表示这个式子,这样学生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丰富。
这样的教研活动让大家在研中学,在学中研,在刘菊老师的带领下,工作室成员老师不断凝聚教学智慧,不断提高教学能力,让教研之路走的更加踏实、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