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HUA ETHOS:博融天下 慧悦人生 Broad knowledge for global citizens,Enlightened wisdom for fulfilled lives.

小学

常熟市报慈小学协作型教育集团小学音乐教学研讨活动

作者:颜方佳 编辑:李嫒 审核:郁丹萍 发布时间:2024-11-20

2024年11月19日,我校承办了常熟市报慈小学协作型教育集团音乐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化音乐课程改革,持续推进教材实践研究,探索有本课堂的学科样态,优化音乐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音乐教师专业素养。来自各成员学校的音乐教师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施冠芳老师执教的《乃呦乃》一课,教学中贯穿了无痕教学的教学理念,通过趣味唱游、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土家山寨,在听、唱、动中了解土家风情及兄弟民族彝族的音乐文化等,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兴趣并且注意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慢慢建立学生的音高意识,结合博慧女班的特点在舞蹈创编、碗击旋律中让学生直观的感知理解音乐知识。

杨子江老师的《小鞋匠》一课,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尝试挖掘“劳育”元素,激发学生对音乐与劳动的热爱和向往。创设了“小小体验家”的沉浸式情境,回顾孩子们从前体验过的铁匠、木匠,引出本节课要体验的小鞋匠。通过音符小楼梯、由低到高的木凳以及身体的高低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第一段歌曲旋律的上行,并通过旋律像小鞋匠在穿针引线引导学生发现第二段歌曲旋律重复的规律。通过音乐课中唱劳动,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创新精神。

课后的教学研讨活动,由报慈协作型教育集团音乐学科负责人邹芝涵老师主持。首先由两位执教老师向大家讲述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及设计意图,随后协作集团的老师们也踊跃发言,纷纷分享自身的思考感悟。

报慈小学的陈老师认为施冠芳老师的《乃哟乃》一课,以一位小朋友分享自己旅游经历为主线、贯穿课堂,课堂内容丰富,学生在教师丰富的教学设计下学会了歌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三个有音高的碗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施老师的教态自然、课前准备充分。若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演唱时的音高,相信学生对音准的掌握会更好。

伦华外国语学校的李老师认为杨子江老师的《小鞋匠》一课,课堂生动,教学环节过渡自然,“穿针引线”环节设计巧妙,以有趣的方法解决重难点,以及加入椅子模拟音高讲解,若在教学设计中能更多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效果会更佳。

7.jpg

在活动最后,邹老师对课堂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音乐课堂要有故事性,讲好故事,教学环节实现无痕过渡;课堂要有互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