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教学联谊促发展,合作研究共成长
作者:沈怡桑 编辑:沈怡桑 审核:郁丹萍 发布时间:2024-11-08
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集团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11月6日,由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承办,报慈小学协作型教育集团开展了主题为“基于评价目标任务的素养设计”的教学展示活动,集团各校老师共同参加,此次活动分信息科技、英语、体育三门学科。
01 英语专场
淼泉小学的祝依雯老师进行了题为U6 My e-friend (Story time and extended reading)的课堂展示。首先祝老师以一首歌进行导入。让学生对于朋友可以从哪些方面聊起有初步的概念。在课文学习时,祝老师也给孩子一些速记的方法和诀窍,让孩子能在长篇的听力中,及时捕提关键词并记忆。通过看,听,读三种形式,带学生总结复述,通过这几个要素来深入剖析引出 same 和 different,明白朋友间有异同,相似让我们靠近,相异使我们完整。
课堂中也融入了绘本 《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ent friends》 ,文章扩充了表达,丰富了人物。通过看绘本读绘本等过程,操练学生在文字中抓取关键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并在绘本人物的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差异。挖掘自身的价值。最后升华总结我们应该广交好友,尊重不同文化,开拓自己的眼界,并传播中国的优秀文化。
报慈小学的朱思越老师也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她认为本节课:
1. 巧妙构思,精心组织
本课以主题语境为出发点,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将教材与绘本巧妙融合,升华主题意义。
2. 基于语境,深入语篇
本节课深度解读文本,注重内容的结构化,设计了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体验、思考和表达。
3. 启发引导,自主探究
在本节课中,祝老师将问题融入学生探究和学习的过程。通过思维导图提炼How to introduce an e-friend?的相关要素,又通过Why Wang Bing and Peter can be friends?这一问题,从之前信息性、理解性的问题过渡到应用性、分析性问题,这一环节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了解到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在此过程中增强文化自信,勇于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升华了本课的立意。
最后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的小学教导处陆文静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素养目标引领下的评价任务设计,是点亮学生成长之路的灯塔。我们明晰了其重要意义,也分享了众多优秀案例与实践经验。让我们带着这些收获,将理论融入实践,精心雕琢每一个评价任务,为学生素养的发展精准导航。
02 信息科技专场
报慈小学的田瑜老师执教的《编码的规则》是新教材小学四年级第二单元编码与生活的第2课。课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并理解编码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但对编码规则和意义的理解尚有欠缺。本课希望深化学生对编码规则的理解,让他们认识到编码在信息社会中的有序管理作用,并理解编码的核心目的在于建立数据间的内在联系。通过趣味性的数字化探究任务,学生将自觉关注编码规则的梳理和编码意义的感悟,从而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
本课通过“丢书”这一真实情境,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进入课堂状态。知道06可能是学号编码,通过这个学生切身使用的编码,引出顺序编码的概念,并通过介绍红色颜色标签的分组,引入分类编码的概念。之后老师提问生活中还见过哪些顺序编码和分类编码,举例几种编码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并轮流上台分享汇报成果,说一说各自的编码规则,以加深对编码规则的理解。学生通过比较不同编码的长度,理解编码长度越长,包含的信息量越大。最后请同学们来运用学到的编码知识,设计新的图书编码并介绍实际生活中大型图书馆是如何整理图书的,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编码规则应用到实际中,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
课后,协作区的听课老师们进行热烈的研讨环节,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学习:
1.真实:在设计的三个教学活动中,田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如学校的教室、班牌、车牌,均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过学习单、小组讨论的方式,理解数据与编码之间的关系。在最后的知识运用环节,再回归到课堂刚开始讲到的书本编码情景,通过两个视频帮助学生用编码的视角看待身边的事物。教师通过提问家里的桌椅是否需要编码这一开放性问题,帮助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真实需求角度考虑编码问题。
2.思维:在三个活动中,田老师的关键性提问层层递进,触及学生的思维层面。如学号是按照什么规则编码的?激发学生对编码规则的进一步认识,了解到编码的规则是多样的、编码是唯一的。整节课,学生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学习体验感,不断触发思想的碰撞,共同感受教学相长的美好。
3.教学评一致:整堂课中,田老师还设置了活动评价环节,体现了课堂的“教学评一致性”。评价维度清晰、评价标准具体,通过学生的评价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学习目标。评价内容除了知识性层面还涉及了学生小组合作部分的评价,有助于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标准、逐步提升小组合作能力。
03 体育专场
吴冬华老师执教的内容是五年级教材“折返跑”,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练、团结协作等精神。
(一)情境导入,热情高涨。以“折返跑小奥运”角色引入,建立约定,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练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度。
(二)循循善诱,启迪思维。通过多样的角色扮演,以挑战任务为主线,结合自我练习,引导学生总结折返跑要点,探究技能重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以及勇于挑战的精神。
(三)学练融合,寓教于乐。将“学、练、赛”有机结合,课中创新引用跑酷“拍案计时器”,提升竞赛的趣味性、公平性,用真实准确的数据驱动学生自我鞭策,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成绩。
随后,全体与会人员集中到五楼会议室进行研讨活动。上课老师分别从课的实际思路、课堂效果与不足进行了说课。常熟市徐市小学的吴时佳进行了点评,对上课老师课堂表现给与了充分肯定,同时也表扬了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小学生向上的精神风貌。
最后,报慈小学协作型教育集团片长王利峰老师进行总结:今天,吴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折返跑》,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学习评价内容的确定是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具象化表现,为我们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评价研究做出了一个样式,我们在学习借鉴之余还要思考设计和实践过程中的不完美之处,在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践中要坚决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另外,教师教学素养的提升是我们更好实施新课标的保证,我们要更新自己的理念,扎实自己的学科底蕴,提升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真正把体育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实际,在真实的活动中去运用和提升能力。让我们不断努力,去探索出一条体育学科实践的新路。
本次校际联谊研讨活动为集团内的老师们搭建了相互交流、展示的平台,拓宽了老师们的教学思路,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