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HUA ETHOS:博融天下 慧悦人生 Broad knowledge for global citizens,Enlightened wisdom for fulfilled lives.

小学

三月多采撷,“研”途有春光

作者:小学语文 编辑:才宇婷 审核:郁丹萍 发布时间:2024-03-26

三月多采撷,“研”途有春光

——常熟伦华外国语学校诸向阳名师进校园研讨活动

“须当醉卧桃花雨,堪负人间三月天”。

三月,有繁花次第开,也有新燕梁间舞;

三月,有和风满上林,更有教育追梦人。

伴着这人间三月好春光,特级教师诸向阳携手常国的语文老师,以“推进跨学科学习”为主题,进行了一场有教、有学、有评、有研的语文互动。

一、听风听雨过清明,入情入境悟诗情

《岁时百问》曰:“万物生长于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诸老师以“听风听雨过清明”为题,带常国三(5)班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场关于清明文化的跨学科探索之旅。

微信图片_20240326155316.png

解清明,知文化

由春节到中国七大传统节日,再到“身份特殊”的清明节,于“漫不经心”中慢慢揭开清明节的面纱。

_K9H4291.jpg

读古诗,聊画面

好诗不厌百回读,诸特的古诗教学以一个“读”字贯穿始终:一读正确,二读节奏,三读情感。情感何以呼之欲出呢?想画面:“春雨绵绵”“行人忧伤”“牧童天真”。

_K9H4302.jpg

以思辨,促发展

跨学科学习要求学习过程注重探究性,诸特用一个趣味思辨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真正的精妙之处。

_K9H4308.jpg

跨学科,通感觉

由古诗中的清明勾连同单元的画中的清明——《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实现课与课之间的跨越,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的跨越。

_K9H4312.jpg

悟清明,寄未来

最后,融思想品德教育于课中,诸特用珍重与缅怀为这堂多元串通的课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微信图片_20240326155323.png

二、一课一评一研学,共思共进享收获

诸特精彩的示范课后,作为课堂观察员的老师们分别就教师教学和学生表现分享了自己的观察收获。

微信图片_20240326155308.png

许旭丹老师

诸特的课无论是内容的筛选还是结构的安排,都给听者水到渠成的感觉。这节课打破了学科的壁垒,融语文、科学、音乐、美术、品德于一炉,是一堂真正的跨学科教学课堂。

微信图片_20240326155304.png

梅素珍老师

文化通古今,诗词润童心。整节课孩子们都徜徉在清明文化的氛围当中,朗读和思维能力也在整堂课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升过程。大家在诸特创设的“清明寄思”情境中感受到了这个节日的特殊韵味。

三、凭借综合性学习,落实跨学科学习

6384706563778223574996183.png

为了让老师们在今后实施跨学科教学更具实操性,诸特还为老师们做了题为《凭借综合性学习,落实跨学科学习》的讲座指导。

微信图片_20240326155259.png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定义,诸特提出跨学科学习应有以下指向性:学习内容突显学科化与生活化;学习方式注重探究性与综合性;学习评价强调过程性与表现性。

微信图片_20240326155255.png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以三到六年级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为例,诸特为老师们展示了跨学科学习的教学案例:

三年级——穿越中国七大传统节日;

四年级——用诗歌擦亮每一个日子;

五年级——灯谜课程;

六年级——杨柳与送别。

特别在“杨柳与送别”案例的呈现中,诸特与老师们化身朗诵会的主持人与即将与母校惜别的学子,共同深情演绎了一场富有离别意象的杨柳之旅。最后,诸特以一首细腻柔软的《再别康桥》结束了整场研修之旅。

 微信图片_20240326155251.png

活动的最后,张彤校长为活动做了总结:诸特以自己先进的跨学科意识勾连知识群,展现了一次精彩的清明文化研学课堂,以源于内容又高于内容的思想境界,铺垫了一个联结逝去与未来的清明文化殿堂。诸老师用他的人生经历为我们呈现了另一种很丰盈的人生的态度,这就是语文的魅力所在。

 

教研是一次灵魂的唤醒,也是一次诗意的修行,愿我们于唤醒中进步,在诗意中同行。